《规划》指出,福建省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其作为促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深化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永磁电机等关键产品技术均处于全国前列,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云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乘用车项目相继建成投产。
《规划》明确,福建将打造“三基地、两集群、一中心”,培育和壮大三个生产基地(“福宁岩莆”新能源乘用车、“厦漳”新能源客车、“岩明”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生产基地),打造两个产业集群(闽东北新能源乘用汽车、闽西南新能源商用汽车产业集群)。壮大宁德、厦门、漳州、南平、福州、龙岩等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打造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材料先进制造业中心,万亿级产业集群。夯实福州、厦门、宁德、泉州、莆田、龙岩、南平等零部件配套产业;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市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到2025年,力争福建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销超过20万辆,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全省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全省新能源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超过400GWh,全产业链产值超过6000亿元,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率居全国前列。
重点任务是壮大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进一步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氢气供给体系建设、加快技术研发创新、构建新型产业生态等六个方面。
根据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适时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政策措施;加强金融保障,用好各项扶持资金,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研发、产业化、商业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鼓励以市场化方式支持社会资本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强化人才支撑,完善汽车产业人才扶持政策;营造发展氛围,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宣传力度,带动新能源汽车消费等。
据了解,福建省现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7家、专用车生产企业1家,涵盖了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全品类汽车产品。2021年,福建省新能源汽车产销均为6.5万辆;新能源汽车“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关键零部件企业10多家,相关产品技术均处于国内前列,其中,2021年福建省新能源动力电池出货量约126GWh,产业规模位居国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