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领先的钠离子电池企业深圳珈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珈钠能源”)今日(1月11日)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融资总额数千万人民币,由光速中国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充产能、人员补充、搭建电池试验线和研究院建设等业务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继去年8月获得顺为资本的天使轮融资后,珈钠能源在半年内已完成两轮融资,总融资额累计近亿元。
珈钠能源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曹余良表示:“全球的新能源革命和中国的双碳战略给新型电化学体系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珈钠能源致力于无资源限制的钠离子电池体系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以解决新能源行业锂资源卡脖子和价格飞涨的痛点问题,使得钠离子电池成为锂电价格的‘平衡器’和‘跷跷板’,促进锂离子电池有序发展,也可以保障我国新能源产业战略的安全性和独立性。”
珈钠能源创始人兼CEO范海满表示:“2023年是钠离子电池元年,珈钠能源依托武汉大学十余年钠离子电池材料技术的深厚积淀和团队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在资本的助力下快速实现钠离子电池高性能正、负极材料及匹配性电解液的批量稳定制造,突破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瓶颈,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及应用场景的落地。”
珈钠能源成立于2022年4月,公司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致力于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高比能量钠离子电池体系研究开发和制造,汇聚了一批材料学、电化学、电池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产品包括聚阴离子型铁基正极材料和低成本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目前具备百公斤级的产品制备能力。
公司已通过某头部电池客户的多轮测试,在加工性能、循环寿命、循环抑气及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000周2C常温循环,容量保持93%以上(延长测试正在进行中),高温循环未发现任何产气现象,低温-20度放电容量大于90%。在10Ah硬壳电池安全测试中,完全通过针刺、过充、重物冲击等最苛刻的滥用实验。目前,珈钠能源的电极材料已经服务国内20多家客户,包括了动力电池出货量排名靠前的大部分头部企业,已在多家动力电池企业小批量试产,取得小批量订单,将在今年上半年实现规模量产。
此外,公司目前已公布和获授权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涵盖了正负极、电解液等核心材料,在材料结构、材料制备、极片工艺、电池工艺等进行全方位的专利布局,国内首家提出低成本全水系浆料钠离子电池并完成产品验证,突显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的优势。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中国针对新能源产业已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政策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使得钠离子电池在移动端(电动自行车、启停电源、低速车、电动叉车、A00/A0级等续航300公里以下电动汽车领域)有数千亿的市场规模;在固定端(通信备用电源、家用储能、工商业储能、电力储能和风光互补储能等领域)有万亿的市场规模。预计2023年将会有面向消费者的电动自行车、家用储能系统和A0级电动车的钠离子电池产品,与此同时,大型示范性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也会陆续落地。
目前钠离子电池产业化面临的痛点是产业链不完善。由于在电池端,钠/锂电池的产线可以共用,所以钠电产业化核心的问题是没有高性价比、稳定和批量化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珈钠能源瞄准钠电池行业的核心痛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开发适合于储能需要的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和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体系:1、开发出具有铁位缺陷的纯相复合磷酸铁钠(NFPP)和掺杂的纯相硫酸铁钠(NFSO)两类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并对原材料和工艺过程进行全方位的验证和优化,解决了低成本、规模化合成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的技术难点问题。2、在低成本高性能生物质硬碳负极方面,重点发展低成本化规模生物质碳前驱体技术,结合独特碳填充技术,开发出适用于不同产品特点的硬碳负极产品,已完成内部电池评测和前期客户送样。珈钠能源还与合作伙伴圣泉集团强强联合,利用圣泉集团独有的生物质精炼工艺产生的硬碳前驱体,解决了生物质原料不稳定、灰分高等缺陷。采用该前驱体制备的硬碳具有压实密度大、循环稳定好等特点,目前相关产品已在联合推广中。
据珈钠能源透露,公司将在今年年底规划万吨级正负极材料产线,未来将进一步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深入布局钠离子大圆柱/大方型电池及储能系统,推进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在各场景的全面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