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下蕴藏机遇,于清教建议,在重点聚焦产品与技术竞争力提升的同时,充分挖掘细分市场增长潜力,并针对大宗商品供需及价格波动风险,强化供应链韧性。
其中,电池网注意到,广东碳语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碳语新材)就以差异化撬动潜力,蓄力布局实现在细分赛道脱颖而出。
资料显示,碳语新材是由美国、德国、瑞典等多名海归博士创立的新材料科技企业,致力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锂电池隔膜涂布材料的研发、生产及应用。
从产业布局来看,碳语新材业务集中在电池新能源细分领域。“我们针对新能源行业不断开发小材料,不做主材。”碳语新材董事长姚坤博士指出,“主材需要的资金量大,对成本要求苛刻,做到一定程度很难调头。做小材料可以更专注基础研发,哪怕成本高一点,能给客户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据悉,碳语新材生产的聚合物微球是有核壳结构的非极性聚合物微球,微观外形呈微球状,且均匀分散,具有低溶胀、高湿粘、不含氟、成本低等特点。产品适用于隔膜凹版辊、喷涂等涂覆方式。
在锂电隔膜涂布材料领域,碳语新材自乳化聚合物微球干态和湿态粘接力很强,可常温热压粘接,并可以实现1微米的超薄喷涂。姚坤称,采用公司微球的大电芯对比使用PVDF的同款电芯可以多卷绕半圈,无论是电池能量密度和寿命都会得到提高。
同时,姚坤还表示,根据碳语新材这一年来和海外客户的交流,限氟令是很严峻的,绝对不是阶段性热点,并且不局限于新能源领域,所以PVDF被取代是迟早的事情,预计2025年会进入氟配额的状态。公司希望能够替代氟的同时,给客户带来更多性能上的优势。针对动力、储能、3C等领域,公司都有不同的非氟解决方案。
另外,通过独有的高分子聚合物可控降解技术,碳语新材可对废弃塑料加以利用,制备出种类丰富,形貌多样(纳米到微米,颗粒、棒状和薄片),成本可控的MOF材料。产品适用于锂电池隔膜涂覆、负极材料、气体吸收、水蒸气吸附、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固态储氢、反应催化等场景。
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领域,有报道称,目前已有两万多种MOF材料被开发出来,但大多数由于稳定性、合成成本等问题未能商业化应用。在市场应用方面,姚坤举例说,比如系列型号ZIF的MOF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公司的使用场景不一定是酸性的。稳定性是结合应用的概念,并不是单纯的极限实验得出的结果。其实国外的企业已经布局MOFs很多年了,用于二氧化碳捕集、气体分离/纯化、锂电池,只是国内企业追求短期回报,可能是对这个材料还有些陌生。
姚坤称,碳语团队此前在各自的领域上都接触到了MOFs,在陆续海归之后正式集结,立志在国内突破此技术,目前正在和一些龙头企业磨合二氧化碳和锂电应用。
今年9月,碳语新材突破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量产技术,成为国内首家可实现MOF吨级生产的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每年10吨的量产规模,2024年将建成百吨级产能,届时产品型号达到17种。
谈及碳语新材涉足电池新能源细分赛道初衷,姚坤表示,“高分子可控降解技术”是公司的底层逻辑和平台性技术,制备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和纳米碳材料以及聚合物微球都是围绕上述技术展开的,恰好这几个材料都可以在新能源领域有很好的应用。“技术有底层一致性、应用场景也有相似性,这是公司做这几种材料的初衷。”
“公司成立一年时间,在广东珠海香洲区已建设1300平米研发实验室,研发人员有70%,其中博士有8名,公司一大半花费都用在研发上了。”谈及碳语新材产业布局,姚坤补充道,“我们只做几个自己熟悉的细分赛道,且各产品之间的制备技术是同源的。”另外,在技术布局上,姚坤称,没有5年以上自己技术积累的产品,哪怕是眼前再赚钱,公司也不碰。
据悉,碳语新材通过自主创新,已实现用于锂电隔膜涂布的聚合物系列产品,涵盖动力、储能、消费电子电池等细分领域,人才团队已申请多项核心发明专利,且在相关领域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展望新能源领域布局,姚坤透露,MOFs是公司目前以及未来重点研发的产品。“MOFs是一个品类,里面有很多分支,可以做正极添加剂、负极添加剂、隔膜涂层以及除湿机的填料和二氧化碳的捕集、储氢,针对各应用场景,公司会设计适配的MOF产品。若进展如预期,公司计划2年内建设一个新的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