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消费电池强劲恢复(锂原电池、圆柱锂离子),Q2在二线公司普遍亏损时候公司保持满产和不错的盈利水平,目前其各类消费电池在国内国外均在提升产能。该业务的全球竞争力更加清晰,在未来终端消费电气化的大产业趋势,未来有望达到更高的高度。
2、公司在大电池领域是追赶者,经过10年的持续投入和迭代,动力储能电池已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在当前多数同行亏损时候,Q1仍实现2.x分/瓦的盈利。
公司储能电池在业内获得明显好于同一梯队企业的口碑,市占率明显提升。业内反馈,公司储能电池已满产;并且客户结构不断优化,直接海外销售占比超过30%。随着公司客户机构、产品结构、pack比例的提升,储能业务板块的经营回报会向好。
公司动力业务,过去瞄准高端海外企业,在欧洲车企获得大业务订单,25/26年有望逐步起量;在产品维度,除软包、方形铁锂外,其方形三元追赶的也算比较成功,完成了产品维度的卡位。
3、公司坚定全球发展,马来西亚一期项目开工(圆柱锂离子年底开始投产),匈牙利、美国项目ODI均已经通过,陆续开建/启动;公司部分海外项目大部分订单已有充足的意向客户。
4、公司投资业务过去波动较大,目前华飞镍钴资源项目开始达产,供应链投资项目逐步投运;投资的思摩尔业务经营也有望恢复。
5、公司在消费电池领域的竞争力是清晰的,底部也保持不错的盈利,可能是长期赚钱,并且有前景和值钱的资产。
公司大电池领域是追赶者,十几年锻造,在产品、客户、研发制造体系各维度不断晋级,已有一定竞争力;同时,其海外布局坚定,未来可能会有好的回报。
目前大电池前二线和新进入者普遍亏损,公司当前位置比较坚实,胜率高。从公司自身发展来看,仍在强成长阶段,后续高度可关注:a)公司铁锂进展(产能、客户与出货、盈利);b)动力客户开拓与兑现;c)海外布局;d)消费电池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