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前沿
2024年H1上海杉杉蝉联人造负极榜首
据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全球锂电池2024年H1产量为608GWh,同比增长约20%;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为96.7万吨,其中中国产量95.2万吨。
与往年相比,2024年上半年负极材料市场旺季3月就提前来临,在2月春节长假和需求低迷的影响下,产量同比下滑近10%。长假一结束在新能源车市场开局就把卷到位,以及一些热门车型的发布很好的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消费。
不仅动力电池市场提前发力,储能市场也从三月份开始在需求及备库双重推动下,增长也较为突出。据ICC鑫椤资讯数据显示,3-5月负极材料环比出现了40%以上的增长。这也是上半年负极价格出现低位反弹的最有力支撑。
从材料类型来看,上半年人造负极材料市占率提升2个点至86%,硅基负极材料及硬碳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却低于预期。天然负极产量小幅增长,市占率略有下滑。人造负极市场格局大稳小调,上海杉杉仍居榜首,贝特瑞位列第二,尚太科技和中科星城份额有所提升,上半年出货最大的黑马是云南中晟,占比提升明显。
宁德时代物流板块布局拓展至冷链部分
据宁德时代7月16日消息,陕西交控绿色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发展集团”)与宁德时代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商用车电动化、电池资产管理、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助力陕西乃至全国绿色交通产业的高速发展。
同时,就在7月14日,新希望集团旗下鲜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鲜生活冷链”)与宁德时代在宁德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增强产业链联动,围绕“零碳物流”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根据协议,双方将深化产研合作,加强市场联动,联合打造绿色低碳冷链物流产业链。
宁德时代称,此次合作,标志着物流行业在电动化转型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未来,宁德时代将发挥自身的产品技术优势,携手鲜生活冷链等合作伙伴,推动冷链物流电动化提速,并大力拓展物流板块细分领域,助力物流领域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达成。
——锂电材料端——
碳酸锂:
本周碳酸锂价格维持震荡偏弱走势,现货成交量一般,上游锂盐厂的挺价情绪和下游厂商较弱的采买需求使得双方心理价位无法匹配。
供应端,云母锂盐厂开工率较低,碳酸锂价格跌至9万元以下后,部分云母提锂企业利润倒挂,采取的方式就是主动减产,青海地区伴随气温回升盐湖开工率逐步上行,供应有一定增量,盐湖的碳酸锂销售情况较好,低成本盐湖提锂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需求端,下游7月排产偏弱,需求端正处淡季,长单与客供能满足大部分生产需求,市场采购需求不足。短期来看,国内碳酸锂产量增幅或放缓,但需求端仍处淡季,预计碳酸锂价格维持低位震荡。
碳酸锂7月18日最新价格:
电池级99.5%:8.75-8.95万元/吨
工业级99.2%:8.25-8.35万元/吨
锂电材料端:
三元材料:
近期三元材料市场开工符合预期,7月份环比恢复超过20%。头部企业订单分配有小幅调整,但整体增量恢复主要由国内宁德时代供应链订单释放驱动,非宁德供应链表现相对平稳。目前对于8月份的预期,市场恢复情况仍需关注月末订单释放节奏而定。
价格方面,锂盐价格继续下跌,三元材料报价小幅下行,考虑目前原料镍钴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短期内三元材料价格仍需关注锂盐价格变动。
三元材料7月18日最新价格:
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11.6-12.4万元/吨
三元材料8系811型:14.6-15.6万元/吨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价格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碳酸锂和磷酸铁价格下跌。7月份磷酸铁锂的需求相比6月份持平或小幅下降,降幅低于市场预期。个别龙头企业的排产与6月份持平或微增,主要因为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上下游去库存的力度不大。此外,去年底的去库存操作使得行业整体库存不高,导致今年需求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波动。
磷酸铁的原材料经过上一轮上涨后,目前价格已基本回落,成本端压力有所缓解。下游启动了新一轮的压价,磷酸铁价格近期有小幅度下跌。
磷酸铁锂7月18日最新价格:
磷酸铁锂动力型:3.75-3.91万元/吨
负极材料:
本周负极材料市场整体维稳为主。下游需求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部分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来争取更多订单,整体交投氛围较为一般。价格方面,负极材料价格暂稳运行,上涨动力不足,预期短期内大幅变动的可能性较小。
本周针状焦市场出货转弱,后续采购订单有所减少。部分厂家价格开始松动,但仍有厂家在评估市场情况,暂未急于降价。整体供应方面,厂家正在反复确认下游需求情况,预计后续可能会调整开工率。预计下周价格可能开始回落,8月份需求阶段性下行。
石油焦方面,东北低硫焦价格继续下降,降幅在20到100元不等,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较差。从负极到石墨电极的需求状态均不理想,炼厂为出货继续调低价格。短期内,低硫焦价格可能在调整后稍微稳定,但需观察整体出货情况。
本周石墨化代工市场整体情况变化不大,价格依然维持低位态势。尽管需求较之前略有好转,但现阶段的供需水平不足以支撑代工价格上调。7月份的需求情况普遍较好,但8月份的需求尚未确定,市场对8月份的需求持怀疑态度,因此短期内代工价格难以提升。订单结构方面,长协订单与零散订单保持均衡。
总体来看,石墨化代工市场目前价格和订单量均维持稳定。新一轮的价格变化需要下游需求的带动,预计到8月份价格将继续维持稳定,需观察后续需求情况。
负极材料7月18日价格:
负极材料天然石墨中端产品:33000-41000元/吨
高端动力负极材料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中端负极材料人造石墨:23000-38000元/吨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弱稳,各家出货量小幅波动,市场持续增量似乎遇到瓶颈,下行状态明显,如果下半年没有大的利好消息,整体市场将持续当前状态。价格方面,本周电解液价格基本稳定,无明显波动。
原料方面,本周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相对平稳,大厂开工率相对较高,小厂开工率维持低位;本周六氟价格小幅微调,价格已经跌入历史低点,六氟厂家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溶剂市场开工率小幅下调及出货量微降,价格基本稳定。添加剂市场产能及市场供应充足,大厂开工率稳定,部分小厂开工率继续下调,价格基本稳定。
短期来看,电解液市场需求表现一般,下游市场需求遇冷,7月份预计有小幅微调。
电解液7月18日价格:
六氟磷酸锂国产:6-6.2万元/吨
动力三元电解液:1.82-2.15万元/吨
磷酸铁锂电解液:1.55-2.08万元/吨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需求和生产整体变化不大。近期隔膜厂商的开工率有所下行,尤其是干法隔膜,主要原因是整体价格较低以及需求放缓,导致干法隔膜厂商的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山东地区有一家新进入的隔膜厂商举行了开工仪式,显示出行业内仍有新的产能投入。主流一线厂商今年的新产线投入显著,前期产线爬坡过程中积累了一定库存,下半年去库存压力较大,可能会导致后续隔膜生产节奏放缓。目前,隔膜行业的竞争和生产节奏均出现了一定变化。
隔膜7月18日最新价格:
基膜9μm/ 湿法:0.7-0.925元/平方米
基膜16μm/干法:0.35-0.5元/平方米
基膜9+3μm陶瓷涂覆隔膜:0.85-1.1元/平方米
锂电下游需求:
电池
本周锂电池市场整体开工情况环比有所下降,主要由于新能源车市场处于淡季,数码消费和储能板块的开工情况也较为疲软。市场对8月份的预期较为保守,头部企业预期持平,整体市场情绪未见明显增量动作。近期锂盐和碳酸锂期货价格持续下行,可能与市场需求疲软有关。短期内终端需求恢复可能较为缓慢,需关注8月中旬开始的补库节奏变化。
锂电池7月18日最新价格:
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41-0.49元/Wh
方形磷酸锂铁动力电芯:0.295-0.42元/Wh
方形三元(高镍):670-800元/KWh
新能源车:
根据最新数据,6月份欧洲九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2.64万辆,渗透率为22.4%。然而,今年上半年欧洲九国的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107.2万辆,同比增长仅1%,远低于预期。美国市场方面,6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3.02万辆,渗透率为9.7%。上半年美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76.74万辆,同比增长11%,增速明显放缓,相较去年同期的46.9%有显著下降。
特斯拉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也有所下降,上半年下降了约9%至10%。国内市场方面,上周整体汽车销量为36.5万辆,低于40万辆的水平。其中,燃油车销量下滑明显,而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8.6万辆,同比增长35%。新能源汽车的周度渗透率达到51%,这是年内第三次突破50%。
近期,随着价格战的结束,各家企业的销量在7月份开始下滑,特别是宝马宣布暂停价格战后,燃油车市场份额下降速度加快,而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持续上升。预计下半年,随着更多品牌退出价格战,燃油车市场份额将继续下降,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
储能:
本周储能市场整体需求依然强劲,尤其是国内市场,需求量较大。根据上半年发布的并网数据,全国并网容量已达到35GWh,远超去年同期水平。5、6月份储能需求持续回暖,主要由于储能电池和系统价格的下降。工商业储能市场受安全事故影响,需求有所下调,但价格战导致价格大幅下跌,目前系统价格约为0.70-0.80元/Wh,提升了项目的经济性。
本周,海辰储能宣布在美国建设一个10GWh的电池模块和系统集成工厂。海辰选择在美国建厂,主要是因为其在美国市场的客户较多,市场份额较大。通过在当地建厂,海辰能够更好地适配当地集成厂商的需求,提供就业机会,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开发和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