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所处的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步入稳健增长阶段,以公司主要产品磷酸盐正极材料为例。
1、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发展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全球共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趋势明显提速,新能源汽车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4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364.6GWh,同比增长22.3%,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可持续的发展阶段。
在技术创新降本、优质新能源车型供给丰富、基础配套设施日趋完善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以及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刺激下,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渗透率稳步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492.9万辆,同比增长30.1%;销量达494.4万辆,同比增长32%,电动化渗透率实现35.2%。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1-6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203.3GWh,累计同比增长33.7%。同时,随着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出海,以及海外对于锂电产业链本土化的要求提高,推动国内锂电产业链出海拓展并迎来新的市场机遇。
2、储能行业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深刻变革和低碳转型的持续推进,全球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转化趋势明确,逐步构建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有力激发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根据ICC鑫椤资讯数据统计,2024年1-6月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130Gwh,同比增长35%。随着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大量出口海外,储能行业海外市场需求大幅增长,我国储能产业迎来了出海战略机遇期。
我国大力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政策,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需求不断增加,新型储能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速。在储能经济性持续提升和电池性能不断提高的背景下,2024年上半年我国储能市场持续保持着高景气,有力驱动储能电池出货量攀升。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4年上半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16GWh,同比增长41%。
3、正极材料行业
受益于动力及储能市场需求的增长、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正极材料出货量保持持续增长,其中,以磷酸铁锂、三元材料应用较为广泛。根据高工锂电数据,2024年1-6月,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实现134万吨,同比增长23%;其中,磷酸铁锂出货量达93万吨,三元材料出货量达30万吨。
在动力电池中,神行电池、刀片电池等产品创新持续推进,实现快充、低温、安全、长续航等性能全面提升,使得磷酸铁锂电池性价比优势进一步凸显,在动力电池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1-6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141Gwh,占动力电池总装车量69.3%,累计同比增长35.7%。在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凭借突出的成本优势、长循环性能、高安全性而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高工锂电的统计,2024年上半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16GWh,磷酸铁锂电池已成为电化学储能的主流路线。
此外,磷酸锰铁锂作为一种新型的磷酸盐正极材料,有望迎来良好的市场前景。长期来看,磷酸锰铁锂将与磷酸铁锂、三元材料优势互补,单独或与其他正极材料掺混使用,匹配差异化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带动磷酸盐正极材料市场需求的增长。目前锂电池应用场景已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重卡、船舶、飞机、eVTOL等领域,伴随下游电池技术的持续迭代更新,新的应用场景仍在不断涌现,将有助于释放未来市场潜能,为正极材料长期需求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4、锂电池回收行业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提升、储能系统的应用增长以及消费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锂电池使用量快速增加。但受限于锂电池使用寿命,锂电池在达到使用年限后将进入退役期,将导致废旧锂电池材料日益增加,因此锂电池回收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通过闭环锂电池回收体系,不仅可以实现锂、钴、镍等高价值金属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也将降低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和减少环境污染,推动绿色经济持续发展。根据高工锂电的预测,到2027年中国锂电池回收量有望达到250万吨以上,锂电池回收行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
(二)主要业务
公司是国内主要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1-6月,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实现30.94万吨,出货量自2020年以来稳居全国第一。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铁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
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资源投入,在研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成果转化经验并加快产业化落地,在提高自主研发能力的同时,也注重研发效率和效益的优化。在产品开发和推广过程中,与大量优质客户和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坚持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应用为导向。
公司磷酸铁锂产品特点如下:
1、高能量密度:通过前驱体颗粒状形貌的控制,以及级配理论的应用,产品压实密度不断提高,再结合低杂质含量和高铁磷比前驱体的技术优势,产品比容量高,使产品能量密度持续提高;
2、高稳定性:公司团队有深厚的正极材料行业质量管控经验,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和改进,以及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入和消化吸收,使产品的稳定性控制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和完善;
3、高性价比:公司通过工艺优化、持续创新、一体化布局等措施,在有竞争力优势区域进行基地布局,在产品性能实现提升的同时,控制生产成本,提高性价比;
4、长循环寿命:公司产品在原有一次粒径均匀、结晶度高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碳包覆工艺和进一步控制颗粒一次粒径分布,降低产品内阻,产品循环性能优异;
5、低温性能优异:公司产品主要通过小颗粒的设计以极大提升产品的低温性能,此外,在此基础上,公司也在低温型产品上做了重点研发,通过体相掺杂和碳包覆,大大提升了材料的电导率,成功研发出了满足低温条件应用的磷酸铁锂产品。
(四)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工艺改进等方式,不断优化磷酸盐正极材料等产品的性能,通过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以获取销售收入,并深入库存管理、一体化布局、采购、技术、工艺、设备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多维度降本,盈利主要来自于磷酸盐正极材料等产品的销售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碳酸锂等。公司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形成合格供方名录,根据地理优势、原材料品质、供应商规模、商务条款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合格供应商中决定具体供应商。公司采购流程包括采购准备、采购申请审批、采购订货、采购产品到货验收等环节。公司根据原材料市场供需情况及价格变化趋势,采取灵活的采购策略和库存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实行计划和订单生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依托自身生产能力自主生产。公司根据当期的运营和销售情况及未来预计需求制定生产计划。此外,公司也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客户的订单情况对具体生产安排进行相应调整。
4、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直销销售模式,拥有广泛而高效的营销体系和优质的客户基础,下游客户覆盖众多知名锂电池企业。公司在接触到意向客户之后,一般会经过技术交流、样品认证、合同签署、发货回款等流程。
公司与下游客户合作稳定。由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厂商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以便最大程度确保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且上述合作关系达成后通常较为稳定。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产业政策支持和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健康发展,我国先后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产业政策。2024年,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加大支持力度,新出台多项鼓励政策,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推动新型储能产业进程,引领新能源行业稳健发展。高工锂电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3,899GWh,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2、公司市场竞争力的持续提升
公司围绕主业,坚持“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产业一体化发展思路,布局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着力提高成本竞争力,行业领先地位不断巩固。公司产品凭借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高性价比、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优异等优点,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下游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拥有坚实的优质客户基础。同时,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开展重点研发工作,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不断增强,推动产品持续迭代升级,多项新产品研发取得重要进展,进一步夯实差异化市场竞争优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性能突出、降本增效
公司主要产品磷酸铁锂性能优越,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和高性价比的产品。产品品质方面,公司磷酸铁锂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温性能优异、高稳定性等特性。公司积极开发并向市场推出超长循环磷酸铁锂、更高能量密度磷酸铁锂等新产品,打造优势互补的产品体系,满足储能、动力等不同应用场景对产品性能日益提升的需求。产品性价比方面,公司在产品品质稳定的基础上,探索多维度降本空间,着力通过一体化布局、新产品工艺创新优化、精细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凭借产品性能和性价比的优势,公司的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品质口碑良好,竞争优势明显。
(二)客户覆盖广泛、合作稳定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展研发和生产工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质量改进和产品迭代为客户提供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由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之一,其产品性能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锂离子电池厂商需要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以便最大程度确保锂离子电池的产品性能和质量,且上述合作关系达成后通常较为稳定。公司下游客户覆盖广泛,目前公司已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知名锂离子电池生产厂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
(三)研发优势显著、体系完善
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是支持公司产品性能的关键,公司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使得公司产品具备更为优异的性能。经过多年探索,公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制备技术开发体系,突破并掌握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的关键工艺技术,公司的创新研发管理体系能够保证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公司不断推动产品的迭代和创新,满足客户对不同应用场景的差异化需求。未来公司也将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不断推出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四)纵向延伸产业、成效显著
依托自身在正极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制造优势,公司坚持“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产业一体化布局,紧密围绕主业,纵向布局产业链多个重要环节并持续完善,巩固公司行业的领先优势。报告期内,贵州省福泉市黄家坡磷矿已取得采矿许可证,并加速推进贵州省福泉市打石场探转采等工作进度,公司贵州基地具备磷矿资源-磷化工-前驱体-正极材料一体化生产的优势,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进一步夯实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已经基本实现了磷酸铁的全部自供,正积极开展碳酸锂加工和锂电池回收业务,进一步提高关键原材料资源的供应能力,降低综合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盈利能力,通过对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布局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风险,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五)规模优势显现、地位巩固
正极材料生产投资规模大、工艺流程长、技术含量高,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的市场份额、资金实力是其行业竞争力和下游客户采购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公司在有竞争力优势地区布局产能,凭借稳定的产品性能和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持续增长,磷酸盐正极材料出货量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展望未来几年,正极材料行业竞争环境复杂,公司将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摆在更为突出的战略地位,保持行业龙头地位,为公司更长远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团队经验丰富、人员稳定
公司主要核心人员均具有多年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关领域从业经验,在管理、研发、技术、生产和销售方面经验丰富,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公司高度重视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等多种渠道不断扩充核心团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公司建立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保障体系,并通过对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进一步确保公司管理团队稳定、充分激发团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提升公司经营业绩。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及需求变化的风险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正极材料企业参与布局,产能规模快速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出现了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若下游市场需求发生不利变化,供需格局变动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市场竞争加剧背景下,对行业参与者的产品性能及成本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公司未能紧跟市场发展、竞争力下滑,则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及市场份额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完善产业一体化布局,着力开展挖潜降本工作,严格把关产品品质,加大创新研发力度,稳抓成本控制。通过打造行业内优质产品、丰富产品种类,巩固领先的行业地位提升品牌效应,充分利用下游客户资源发挥业务拓展能力,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碳酸锂、磷源等,市场价格随供需关系存在较大幅度波动。由于原材料成本占公司产品成本的比重较高,若主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变化或采购策略未能及时调整,将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形成一定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和价格变动,通过采购时点研判、优化库存、紧密战略合作、一体化布局、期货套期保值等措施加强供应链管理及采购成本控制,降低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3、行业主要技术路线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
近年来,形成规模化商业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铁锂、三元材料、钴酸锂和锰酸锂等,其中磷酸铁锂在动力和储能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并逐步占据主流地位。基于对电池材料性能和成本控制的更高追求,行业内参与者纷纷加大对现有产品的技术升级、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布局以及产业化推广力度。若未来行业中出现了在能量密度、安全性能、生产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的新材料和新技术,而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地开发与推出新的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开发更具竞争力和价值的产品,并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对新型材料的研究进行前瞻性布局,确保拥有技术储备可以及时、有效地开发和推出符合市场趋势的产品,使公司在行业内保持竞争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在经历了一轮高速增长后增速有所放缓,导致正极材料市场需求增长放缓,同时伴随下游企业降本压力进一步向上游传导,叠加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等因素的影响,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给行业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面对复杂的竞争环境,公司管理层坚定完善产业一体化布局,推动产品迭代与工艺创新,增强精细化管理,不断巩固公司差异化、规模化竞争优势,继续扎实推进公司主业发展。
2024年上半年,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产品销量达30.94万吨,同比增长43.3%,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其中,新产品CN-5系列及YN-9系列销量约4.79万吨,在公司产品销量占比约15%,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实现了快速的增长。同时,由于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跌等因素,导致公司主要产品销售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进而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经营业绩指标。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82亿元,同比下降53.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89亿元,同比下降68.57%。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
(一)大力推进产业一体化及海外布局,引领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主业,持续完善“资源-前驱体-正极材料-循环回收”一体化产业布局,致力于打通正极材料从资源端到回收利用端的产业链关键环节,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护城河。2024年上半年,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贵州裕能矿业有限公司已取得贵州省福泉市黄家坡磷矿采矿许可证,并全力推进贵州省福泉市打石场磷矿探转采相关工作;公司计划在贵州投资建设50万吨/年铜冶炼项目及新增30万吨/年磷酸铁、30万吨/年超长循环和超高能量密度磷酸盐正极材料生产项目,将通过创新综合利用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蒸汽、硫酸等副产品,与磷酸盐正极材料产业形成高度耦合效应,构建极致降本的竞争优势,赋能公司主业发展。
国际方面,随着磷酸铁锂电池日益受到海外汽车制造商的青睐,以及欧美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趋严的本土化制造要求,公司积极拓展首个海外项目,计划在西班牙建设年产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已设立裕能(新加坡)公司,并加速推进西班牙公司的设立,以及项目前期相关审批工作。
(二)稳拓市场,新产品推广进展显著
依托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磷酸盐正极材料销售规模实现进一步增长。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巩固存量市场;另一方面,公司稳步开拓其他优质客户群体,进一步挖掘市场潜能。2024年上半年,除宁德时代、比亚迪两大核心战略客户外,对其他客户的销量实现同比提升。面对储能行业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密切跟踪产业动向,及时优化产品销售结构,紧抓储能市场发展契机。报告期内,公司应用在储能领域的产品销售占比约33%。
公司在现有核心产品优势基础上,持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加大了新产品推广力度,满足下游客户对高性能、高品质的产品追求。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产品CN-5系列和YN-9系列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突破,销量实现迅速增长,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创新驱动,布局前沿技术
公司始终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将研发创新视为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已形成了行业领先的磷酸盐正极材料及前驱体生产工艺。此外,公司通过适当布局行业前沿技术,结合高效的研发体系,有力助推产品与技术实现迭代升级,研发成果转化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研发的新产品CN-5系列和YN-9系列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其中,CN-5系列产品主要针对储能应用场景,兼具长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优异等特性,能较好地满足储能电池转向大电芯的趋势需求,将有利于增强公司在储能市场的竞争力。YN-9系列产品则主要面向动力电池应用场景,通过改进粒径级配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材料的压实密度,也保证了材料的容量发挥和倍率性能。此外,公司磷酸锰铁锂材料研发进展顺利,在容量和压实密度等综合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客户好评。
(四)聚焦精细化管理,持续推动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聚焦精细化管理,以稳步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保障产品品质为目标,不断强化各环节的组织效能和品质管控,深入推进各生产基地5S现场管理。公司通过定期召开运行分析会议,对企业运行及行业动态进行深度剖析,细化各项管理措施。与此同时,从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环节着手,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切实推动公司降本增效,为公司长远发展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