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发布新品增混电池
10月24日,宁德时代今日发布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品牌。宁德时代乘用车事业部CTO高焕在会上介绍,骁遥超级增混电池是全球首款纯电续航达到400Km以上,兼具4C超充功能的电池,能够实现充电十分钟,续航280公里,补能速度超越市场上大部分600公里以上续航配置的纯电车型。低温场景中,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技术落地超级增混电池中,首创锂钠AB电池系统集成技术,零下四十度以下电池可放电。
比亚迪发布鲨鱼皮卡
10月23日消息,比亚迪皮卡—BYD SHARK近日在巴西市场发布,起始售价约为47.43万元人民币。
该车型基于比亚迪的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打造,配备了1.5T发动机以及前后双电机的动力系统,综合输出功率超过430马力,从静止加速至100公里/小时仅需5.7秒。车身尺寸为5457毫米(长)x 1971毫米(宽)x 1925毫米(高),轴距达到3260毫米,货箱容积为1450升,最大载重量可达835公斤。
该车型将挑战在当地最畅销的丰田Hilux和福特Ranger。尽管汽油和柴油卡车仍然占据巴西卡车市场的主导地位,但比亚迪相信其混合动力皮卡将吸引买家。
中国机器人企业跨界造车
据报道,机器人科技公司追觅科技已组建约200人的团队,正式进入造车领域。该公司的首款车型计划为一款增程式电动车,目前处于Demo阶段,且有未来出口欧洲的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尽管新车的具体上市日期尚未确定,但乐观估计可能要等到2026年以后。据此前的报道来看,追觅科技的造车项目传闻在2021年已经立项,今年7月有报道指出公司正在招聘智能座舱、底盘电控、转向系统等汽车领域的人才,月薪高达5万人民币。
锂电各版块一周行情分析
碳酸锂:
本周,上游锂盐厂仍然保持较强的挺价情绪,由于部分下游材料厂商面临刚需采购的压力,对碳酸锂的需求有所增加,从而推动了本周碳酸锂现货价格的微幅上扬。消息面,10月23日下午,雅保公司电池级碳酸锂竞标活动结束。本次为150吨碳酸锂招标,中标价格72700元/吨,为国内自提。从矿端来看,近期澳大利亚矿商的挺价情绪有所松动。具体表现为,澳矿6%精矿的CIF价格在本周内下滑了5美元/吨,目前暂报775美元/吨。
供应方面,锂辉石产线的产量出现了显著的回升,由于前期锂盐价格的反弹,使得部分盐厂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然而,锂云母料的碳酸锂产量却持续下滑,江西地区部分产能暂时没有复产计划,供应量有所减少。
需求方面,10月份下游磷酸铁锂企业的整体开工率表现良好,但金九银十的旺季接近尾声,11月下游的排产较10月有环比下降的压力。往后看,需求端可能会逐渐走弱,基本面边际转弱,碳酸锂自身过剩形势仍然没有扭转,短期内碳酸锂预计在7-7.5万之间震荡运行。
碳酸锂10月24日最新价格:
电池级99.5%:7.29-7.49万元/吨
工业级99.2%:6.89-6.99万元/吨
锂电材料端: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市场需求小幅向好,环比九月有所增长,主要受益于假期新能源车销量良好表现及成都车展后部分车企项目增单。需求增量主要来自国内及海外供应链,其中日韩企业因临近年底有备货操作。不过头部企业反馈11月到12月动力订单或将逐步走弱,叠加新增订单需求收缩,预计四季度末整体需求将呈现环比下行态势。
价格方面,三元材料市场保持相对稳定。上游原料端,虽然终端需求支撑不强,但受美联储降息影响,镍钴等大宗金属价格表现韧性,未现明显松动。不过根据上游原材料企业反馈,考虑到10月或将成为四季度需求高点,后续两月价格仍存下行压力。
三元材料10月24日最新价格:
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11-11.9万元/吨
三元材料8系811型:14.2-15.1万元/吨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市场需求表现强劲,龙头企业及部分中部企业订单饱满,部分企业出现产能不足情况,已开始按照订单价格进行优先级排序交付。在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布局磷酸锰铁锂新产品,湖南裕能已完成16万吨产线投产,湖北万润计划明年上半年投建新产线,常州锂源等企业也在积极推进相关布局。另外,企业海外扩张速度超出市场预期,除常州锂源已在印尼实现产能落地外,多家企业海外产线有望在明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体现出企业为应对国内竞争压力,提前布局海外市场的战略意图。
磷酸铁锂10月24日最新价格:
磷酸铁锂动力型:3.24-3.34万元/吨
负极材料:
本周负极材料市场延续"金九银十"行情,特别是头部企业表现突出,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已接近满产水平。细分市场方面,储能端需求相对坚挺,动力端部分头部电池企业预计将环比继续微增。价格方面,当前需求拉动作用减弱,叠加上游原料及石墨化加工环节支撑不足,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虽然下游厂商仍有一定压价意愿,但考虑到部分企业利润水平已处低位,预计后市将以维稳为主。
本周针状焦市场整体表现良好,生焦出货情况较为顺畅。下游负极材料企业采购积极,询价频繁,显示出需求的回升趋势。然而,针状焦价格在短期内上涨难度较大,主要因为近期有较多新增产能即将投产,市场竞争加剧,预计价格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此外,部分新厂虽然开始投产,但由于需要时间导入市场,老厂的开工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整体市场维持产销平衡状态。
石油焦方面,近期价格持续上涨,过去两周每次上涨约100元,总计已上涨三到四次,表现强劲。主要受负极材料市场需求支撑,同时铝用碳素领域的采购量较大。负极材料方面,近期排产提升显著,采购态度积极。未来低硫焦价格走势将取决于负极材料市场的进一步表现。
本周石墨化市场与上周相比变化不大。行业整体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仍以自供为主,代工需求低迷。需求方面,除部分大型企业外,市场整体订单量不足,零散订单和长单均表现低迷。预计这一市场格局将维持至年底,短期内难有明显改善。
价格方面,由于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高成本企业已失去价格优势,难以获取新增订单。细分市场来看,石墨化代工领域形势尤为严峻。其中,高成本代工企业因价格劣势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小型代工企业则因订单被大型低成本的代工企业抢占,经营压力显著加大。
负极材料10月24日价格:
负极材料天然石墨中端产品:33000-41000元/吨
高端动力负极材料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中端负极材料人造石墨:23000-38000元/吨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平稳,整体市场开工率处于稳定状态,出货量亦无明显变化,二梯队厂家市场份额基本稳定,市场竞争格局正逐渐趋稳。价格方面,本周原料价格稳定,电解液成本基本没有变化,价格亦稳定。
原料方面,本周六氟磷酸锂市场需求平稳,开工率及出货量均无明显变化,价格方面,本周六氟磷酸锂成本端无明显变化,供需相对平衡,六氟磷酸锂价格稳定,业内企业维持着较低的利润水平。溶剂市场产能充足,市场开工率处于低位,市场供应盈余,价格稳定,但随着11、12的到来,溶剂或将迎来一波降价。添加剂市场开工率及出货量均无明显变化,价格稳定。
短期来看,10月份市场表现良好,预计环比增幅5%左右,但业内预计未来两月市场需求将会小幅下降。
电解液10月24日价格:
六氟磷酸锂国产:5.45-5.75万元/吨
动力三元电解液:2.15-2.54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1.71-2.28万元/吨
储能磷酸铁锂:1.53-2.07万元/吨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整体需求保持平稳。干法隔膜方面,虽然比亚迪需求有所增长,但受下游电池及原材料库存影响,需求未现进一步上升趋势。湿法隔膜领域,在当前产能投放节奏可控的背景下,头部厂商供应形势偏紧。但由于二三线厂商仍有较多富余产能,行业呈现订单向头部厂商集中的趋势。
价格方面,本周市场整体变动不大。虽然个别二三线厂商因产能利用率低而出现低价抢单现象,但对整体市场价格的影响仍较为有限。
隔膜10月24日最新价格:
基膜9μm/ 湿法:0.7-0.925元/平方米
基膜16μm/干法:0.35-0.45元/平方米
基膜9+3μm陶瓷涂覆隔膜:0.85-1.1元/平方米
锂电下游需求:
电池
本周锂电池市场头部企业需求增量较为强劲,整体开工率维持稳定。从电池类型来看,磷酸铁锂电池需求明显好于三元电池,主要受益于动力和储能两个领域的同步支撑。预计10月份电池出货量将保持平稳。
从需求走势来看,四季度市场将呈现逐步回落态势,其中三元电池需求或在11月份开始下滑,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可维持到11月,12月将进入传统淡季。数码消费领域虽已进入双11备货期,但上游原料备货已基本完成,预计10月下旬起需求将有所减弱。价格方面,电池产品报价当前波动不大,但随着上游锂盐价格走势,后续或将呈现下行趋势。
锂电池10月24日最新价格:
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41-0.48元/Wh
方形磷酸锂铁动力电芯:0.29-0.41元/Wh
方形三元(高镍):670-790元/KWh
新能源车:
本周,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有所回落。上周乘用车总销量为49.93万辆,环比下降16.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9万辆,环比下降9.1%。虽然销量有所下降,但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了53.8%,比前一周有所提升。本月前三周的平均渗透率为49.8%,整体保持高位。
国际市场方面,1-9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20%,但畅销车型依然以小型燃油车为主,前10名中只有特斯拉Model Y为电动车,显示出欧洲市场对燃油车的偏好仍较为明显。
储能:
本周储能市场表现延续上周趋势,整体价格保持稳定,订单充足,预计10月份仍将保持强劲态势。特斯拉本周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储能系统的出货量为6.97GWh,环比第二季度有所下滑。国内厂商中,阳光电源凭借大项目支撑,业绩表现较为突出,而其他厂商则面临一定压力,整体出货情况有望逐步改善。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内多地发改委及能源局出台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市场向好。海外市场方面,韩国完成了800MWh的大型储能项目,市场情况逐步好转;日本的储能项目也在加速推进。国内厂商近期在澳洲、中东等地签订了多个储能项目订单,例如欣旺达在澳洲签订了1.6GWh的大项目,标志着市场需求强劲。美国市场需求依旧强势,预计未来全球储能市场将继续保持积极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