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芯智驾 » 车企 » 正文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在渝发布,涉及智能驾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1-13  作者:鑫椤资讯
摘要:11月12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渝开幕。活动上,《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正式发布。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主要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5大技术...
11月12日,第三十一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在渝开幕。活动上,《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正式发布。

《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主要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5大技术群+26个专题”,聚焦实现重大突破的、实现新量产的和应用规模显著提升的“三类”技术趋势,面向113家单位的405位企业CTO、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开展了四轮调查与研究,最终形成凝聚行业共识的年度技术趋势研究成果。具体来看:
 
趋势1:新能源A级乘用车百公里行驶电耗,将降至10kWh以下
 
降低新能源汽车电耗水平,是汽车产业节能降耗、提前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协同硬件技术创新和软件管理优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可显著提升整车续航里程。到2025年,芯片集成、多合一电驱动系统、智能能量管理策略等关键技术有望迎来技术突破,实现新能源A级乘用车百公里行驶电耗降至10kWh以下。
 
趋势2:车载智能计算平台降本提质,助力NOA等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
 
车载智能计算平台为智能驾驶提供核心算力支持,是汽车智能化水平的重要方向标。到2025年,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将持续优化降本提质策略,助推NOA等智能驾驶技术广泛应用于高中低端各种车型。
 
趋势3:智驾与智能底盘融合,将显著提升L3以上车辆运动控制性能
 
智驾与底盘的深度融合,是实现自动驾驶汽车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更节能的关键基石。到2025年,通过智驾与智能底盘的深度融合,将实现极限工况下底盘智能运动控制技术的重大突破。
 
趋势4:安全可靠的整车全域操作系统,将迎来量产元年
 
车用全域操作系统作为安全、高效、可扩展的整车基础软件底座,是支持车辆全局智能化控制和决策、加速产品创新迭代的原动力。到2025年,车用操作系统向安全可靠的整车全域架构演进,并将迎来量产元年。
 
趋势5:AI赋能的合成数据,将成为自动驾驶研发的重要数据资源
 
利用生成式AI和世界模型等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生成高质量的合成数据,可有效缓解数据短缺难题,提升算法模型的可靠性,是自动驾驶模型训练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到2025年,AI生成的合成数据将普遍应用于自动驾驶模型的高效训练和仿真服务。
 
趋势6:智能高效混合动力控制策略,将持续优化并日益普及
 
智能化技术,为混合动力系统节能潜力进一步释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个性化、全局优化成为混动能量管理策略量产应用的新范式。到2025年,过半数车企将在混动车型上量产应用智能化动力控制策略。
 
趋势7:EMB技术日趋成熟,即将迎来量产应用
 
EMB具备结构简洁、响应快速、控制精准、安全性能显著提升等优势,是适配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关键制动技术,是未来车辆制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到2025年,伴随EMB相关法规标准逐步明确和完善,EMB将实现小规模量产搭载应用。
 
趋势8:多模态大模型,有望推动自动驾驶感知决策能力实现创新突破
 
多模态大模型通识能力,可增强现有的自动驾驶模型,有效应对智能感知中存在的长尾问题,显著改善车辆对场景、障碍物、导航信息等要素的理解能力。到2025年,自动驾驶模型有望随着多模态大模型算法改进、数据生成能力提升、算力和训练时长扩增,助推自动驾驶感知决控能力的重要突破。
 
趋势9:智能电池,将实现感知器件、自修复新材料的重大突破
 
智能电池通过先进传感内植和自修复、防护材料的主动调控,实现电池安全风险可知可抑,是提升动力电池安全的重要手段。到2025年,智能电池有望实现内部电势、温度、形变、气压、关键组分的同步自感知、内部气压自调节、短路损伤自修复的技术突破。
 
趋势10:自动驾驶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将逐步上车部署与应用
 
“运行安全”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安全的焦点,推动构建自动驾驶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到2025年,车载运行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将逐步在自动驾驶系统实现部署应用,服务自动驾驶运行安全监管与实施。
 
关于我们:ICC鑫椤资讯成立于2010年,主要服务于炭素、锂电、电炉钢3大行业,是中国领先的专业产业研究和顾问公司。鑫椤资讯以研究为中心,提供媒体资讯、研究咨询、数据库和市场营销等解决方案。
鑫椤锂电专注于锂电池原材料、锂电池及其下游等相关产业链跟踪,对市场价格、行情动态等资讯的搜集与研究,常年跟踪行业内400多家生产企业,拥有完善的产业数据库。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报告,为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鑫椤锂电以研究为中心,服务于行业企业、金融机构(一二级市场私募基金/券商/银行等)、高校/科研院所、政府等,为客户提供的独特洞见、分析和资源,帮助客户高效决策,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资讯浏览
市场报价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网站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招聘 | 关于我们
电话:021-50184981   电子邮箱:service@iccsino.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路560号中融恒瑞国际大厦1203室  邮编:200122  沪ICP备20220242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