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箔产业在过去两三年里,呈现出内卷压价的不健康竞争,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高端电解铜箔产品依然处于稀缺状态,绝大部分高端产品还要依赖于从日本和中国台湾进口,国内能触及高端铜箔生产制造的企业屈指可数。
诺德股份作为中国科学院所办企业第一家上市企业,历经三十五载栉风沐雨,始终以产业报国为使命,把企业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浪潮中。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专注于新材料设计研发制造,突破了高端锂电铜箔、电子电路铜箔、核电站应用材料、航空航天应用材料等一系列应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全球锂电铜箔技术领导者和龙头企业,面对产业新机遇和新挑战,诺德股份在湖北黄石设立了国内最前沿的铜箔新材料国家级水平的研究中心,招募数十名行业专家及博士牵头,紧贴全球新能源材料发展,走在产业链前端。在研并申报了多个重点研发项目,坚持“在技术上比市场上通行的产品领先一代”。
宋代苏轼曾说:“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要向最难之处攻坚,从而追求更远大的目标。诺德股份正是践行这样的理念,专注于攻克高端铜箔的技术难关,不断打磨适应市场新需求的产品,推出了“多孔铜箔”、“双面毛铜箔”、“高抗高延铜箔”、“HVLP铜箔”等多款不同品类、不同型号的产品。
今年我们攻克了去年从国家发改委领来的“军令状”任务——研发3微米更极薄的锂电铜箔产品。电池能量密度提高的同时,单位GWh所需要的铜箔用量下降。目前3-5微米极薄锂电铜箔、电子电路RTF3和HVLP4等高端新产品已实现量产突破。
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首次将固态电池列入行业重点发展对象,并提出加快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将达到17.3GWh;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GWh。今年5月,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人民币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或将带动全固态电池上下游千亿级市场需求。
针对固态电池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解决其高温特性以及凝聚态半固态电池领域。由于固态电解质热稳定性高,操作温度可以提高到300℃甚至更高。诺德采用耐高温多因子络合成膜技术,推出了耐高温的铜箔产品;并且研发了多孔铜箔产品,不仅降低了铜箔成本,同时增强了它与凝聚态电解质的结合力和浸润性,有利于提升电池充放电效率,特别是对于体积变化较大的负极材料的应力消除更加完善。
不仅如此,作为一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上市企业,诺德股份始终牢牢铭记环保意识。两大工厂获得了国家级“绿色工厂”认证;此外还建立了《环境保护责任制度》,前瞻性地布局了无铬和低铬配方、符合国家环保及欧盟ROHS要求的铜箔产品,因此我们的产品远销欧美。海外客户包含LG新能源、SK Innovation、Morrow等。
近年来,诺德股份获得了国内外同行和客户的一致好评:我们获得了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中国动力电池材料供应链十强,全球产业突出贡献企业十五强,2023锂电材料产业TOP50等诸多荣誉。今年一月,诺德股份旗下企业“惠州联合铜箔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还荣获“2023年度LG新能源S级供应商”称号。公司持续提升产品质量管控,在全球范围内供货200余家客户,服务所有铜箔潜在客户,以客户需求为己任,虽远必达! 正是台下各位同仁们长期以来对于诺德支持与关注,给予了我们砥砺前行的动力。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对于新能源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引领创新、技术路线多元化、提升电池性能、产业生态重塑、绿色化、高效化,以及新型储能技术的应用。未来两到三年也是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各个生产制造环节升级迭代的转型期。我们既要正视当下的挑战,同时也要对未来抱有信心。在动力和储能的双能驱动下,我们的美好愿景终将实现!诺德股份将力求啃下最硬的“骨头”,攻下最难的“堡垒”,不断突破电子材料领域最前沿和领先的技术,力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与各位行业同仁们共创中国电池新能源行业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