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化学2025上半年量产无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与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无关
在近日举办的InterBattery2025展览会上,LG化学有限公司(LG Chem Ltd.)展示了名为“LG Precursor-Free”的无前驱体正极材料,主要针对高镍和中镍电池,并宣布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量产该材料。据悉,这一技术通过直接烧结定制金属,省去了传统前驱体制造过程,不仅提升了电池在低温下的稳定性,还能减少工业废水和碳排放。LG化学表示,这一被称为下一代技术的产品将逐步整合到未来产品线中,与其关联公司LG能源解决方案(LG Energy Solution Ltd.)的中镍电池量产计划相辅相成。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媒体Ked Global在早前报道中曾出现失误,将这一针对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锰,NCM)的无前驱体技术误报为针对磷酸铁锂(LFP)正极材料,导致国内磷酸铁锂企业一度陷入恐慌。实际上,LG的无前驱体技术专注于高镍(镍含量超95%)和中镍(镍含量50-70%)电池,与LFP电池无直接关联。在最新报道中,韩国媒体已对此错误进行更正,澄清了技术适用范围。
LG化学早在2023年便开始研发这一技术,当时目标是通过省去前驱体环节降低制造成本并实现碳中和承诺。传统前驱体由镍、钴、锰等金属化合物制成,占据正极材料60-70%的成本,且生产过程会排放温室气体。而新工艺通过同时溶解金属和锂并采用湿法研磨直接生成正极材料,不仅简化流程,还能摆脱对中国主导的三元前驱体供应链的依赖(中国占全球三元前驱体市场90%)。LG化学首席执行官申学哲(Shin Hak-cheol)表示,公司将凭借包括“LG Precursor-Free”在内的下一代技术,积极开拓未来电池材料市场。
刚果金钴出口禁令:短期供需重塑与中长期需求技术双重制约
刚果民主共和国(刚果金)于2025年2月21日宣布暂停钴产品出口四个月,旨在缓解供应过剩和价格低迷,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此举或迅速重塑市场供需格局。刚果金供应全球约75%的钴,禁令预计将减少近7万吨供应,占年总量的24%,短期内难以被印尼等新兴钴产区弥补。
政策宣布后,中国钴金属价格快速上涨,电解钴价攀升至18.3万元/吨,涨幅超20%,部分贸易商和冶炼厂趁势抬高报价。
然而,由于海运周期长达70-80天及现有库存缓冲,实际供应压力或在年中显现,短期价格突破高位仍需依赖去库存加速,市场呈现投机驱动的阶段性短缺特征。
产业链因禁令冲击而分化加剧,上游企业积极应对供应风险,洛阳钼业维持核心矿区生产并依托印尼项目多元化布局,中伟股份通过技术提升自供比例;而下游电池厂商面临正极材料采购困境,成本压力倒逼其寻求替代渠道或调整采购策略。
不过,中长期钴价走势仍受制于需求增长乏力和替代技术发展。动力电池领域磷酸铁锂和高镍低钴材料的推广已使单吨钴耗降低,叠加国内库存高企和淡季需求疲软,钴价持续反弹动能受限。企业如格林美通过回收钴资源、宁德时代锁定印尼镍钴长单等方式,进一步削弱对原生钴的依赖。
尽管刚果金禁令为市场注入强波动性,但其政策效力面临挑战。财政压力可能促使政府在三个月评估期内调整措施,而印尼计划新增产能或部分对冲缺口。长期来看,固态电池和无钴技术的研发提速,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目标规划,将重塑钴需求格局。短期内,市场将在库存消耗与替代产能博弈中寻找平衡,若需求未见起色,钴价恐难摆脱低迷。供需格局虽因禁令短期重塑,中长期走势仍将在技术迭代与需求疲软的夹击下充满不确定性。
特朗普再加关税:锂电池综合税率飙至近50%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3月4日,特朗普政府以芬太尼问题为由,签署行政令,对包括锂电池在内的所有中国输美商品第二次加征10%关税,使中国锂电池的最终综合税率飙升至48.4%。此前,拜登政府已在2024年5月将锂电池关税从7.5%提升至25%,叠加3.4%的基础关税,税率达28.4%;特朗普上台后,于2025年2月4日首次加征10%关税,税率升至38.4%,此次再度加征进一步加剧贸易壁垒。这一政策旨在扶持美国本土电池产业,减少对中国依赖,但也让中美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温。对于美国而言,短期内本土企业或因关税保护受益,但长期看,新能源汽车和电子产品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削弱竞争力,最终可能由消费者承担代价,影响生活质量。
中国方面,2024年对美出口锂电池金额达153.15亿美元(约1113.48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美国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次关税升级对中国锂电企业构成巨大挑战,或迫使其减少对美依赖,转向其他海外市场及国内市场,同时加速技术创新以提升竞争力。国际舆论对此褒贬不一,专家指出,高关税难解贸易争端,反而可能加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中国强调其新能源优势源于技术与产业链整合,而非不公平做法。面对美国本土电池产能不足的现实,高关税可能将性价比高的中国产品排除在外,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未来需通过对话协商维护全球产业链稳定。
锂电材料端
一周锂电市场概览
本周锂电产业链延续回暖趋势,但整体运行仍显疲态,供需错配与成本压力交织影响市场情绪。从宏观层面看,上游原材料供应持续宽松,产能释放与进口资源增加共同推高库存水平,而下游需求虽有起色,却未能匹配供应端的扩张步伐,导致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市场交易活跃度偏低。
中游环节承压明显,原料成本高位运行与下游接受度有限形成矛盾,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部分企业面临经营挑战。下游市场呈现分化格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为行业注入一定信心,储能领域政策利好逐步显现,但消费类电池等细分市场复苏力度不足,旺季预期尚未完全兑现。
综合来看,锂电市场短期内仍将在供需再平衡中震荡前行。下游需求的实际落地节奏与政策支持力度将成为决定后续走势的关键,行业需警惕成本传导不畅引发的潜在风险。
碳酸锂:
本周碳酸锂价格小幅下跌。消息面,3月5日,雅保锂辉石精矿拍卖近1.6万吨的锂辉石精矿,成交价位达人民币6701元/吨,此外,雅保成都锂盐产线预计将于25年6月前开启检修,海南矿业氢氧化锂2万吨冶炼产能将于4月正式投产。
供应方面,矿端,近期非洲部分地区货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有所上涨,导致近期非洲矿商挺价情绪有所上涨,而国内锂盐价格在不断震荡下行,因此国内锂业企业接货情绪较为一般。冶炼端,中国碳酸锂3月生产量环比增加,供给预期偏松,2月碳酸锂产量超需求,3月预计将有较大累库。
需求端,虽然3月的排产情况有所回暖,但增量相对有限。市场对旺季需求的实际落地仍持观望态度,采购情绪偏谨慎,需求端难以平衡供给端带来的压力,上涨动力不足。综合来看,预计短期内碳酸锂震荡运行。
碳酸锂3月7日最新价格:
电池级99.5%:7.52-7.62万元/吨
工业级99.2%:7.13-7.27万元/吨
下周市场看点:
下周碳酸锂价格预计震荡偏弱。供应端矿端挺价与冶炼端累库并存,供过于求格局延续;需求端虽有回暖,但增量不足以扭转压力。短期上涨动力有限。建议企业逢低分批采购,关注库存管理。
三元材料:
本周三元材料市场恢复态势良好,3月份环比增长预计达20%左右。需求结构方面,中镍材料需求延续强势增长,同时海外市场个别项目带动高镍订单有所恢复。订单增量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且以宁德时代、LGES等主要供应链需求为主。
价格方面,近期镍钴原料价格走高带动三元材料报价同步上行,已从低位上涨超20%。但下游接受预期较弱,未出现强烈买货情绪或疯狂下单锁单现象,大多按需采购。从供需基本面看,三元材料供需格局尚未出现实质性扭转,当前涨势更多被视为反弹而非趋势性变化。展望后市,考虑刚果(金)出口的钴原料运输周期,政策造成的实质影响或将延迟3-4个月显现。长期来看,若后续采用配额制,价格支撑力度有所加强,回落至此前历史地位可能性不大。
三元材料3月7日最新价格:
三元材料5系单晶型:11.9-12.5万元/吨
三元材料8系811型:14.3-14.8万元/吨
下周市场看点:
下周三元材料市场预计反弹趋缓。中高镍需求稳定,但下游接受度弱,采购偏刚需。原料成本高位支撑价格,供需格局未实质改善。建议企业关注头部订单变化,灵活调整生产。
磷酸铁锂:
本周磷酸铁锂市场竞争态势依然激烈,价格博弈成为上下游关注的焦点。从需求端来看,3月份市场呈现复苏趋势,预计环比2月增长约10%。磷酸铁供应端竞争压力显著,根据数据显示,2月份市场总需求约为21万吨,其中头部企业如湖南裕能等自供量达到11万吨,占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剩余的十万吨市场份额被超过25家销售企业激烈争夺,平均每家企业仅有2000-3000吨出货量,市场第一名的出货量也仅为7000吨,进一步凸显了行业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价格方面,磷酸铁市场总体保持相对平稳。
磷酸铁锂3月7日最新价格:
磷酸铁锂动力型:3.3-3.43万元/吨
负极材料:
本周负极材料市场表现相较维稳,原料价格虽在高位运行但上涨势头已开始放缓,预计后市成本端继续上行空间较为有限。原料价格虽有所下滑但仍在高位运行,行业内挺价情绪依然较为强烈,中低端材料价格有一定涨价迹象。需求方面,3月份下游需求表现相对坚定,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需求情况保持良好态势。
本周焦类市场走势分化。针状焦方面,价格表现相对稳定,主要头部企业供应紧张,基本无余量可供市场,支撑价格稳定运行。虽然近期下游需求表现不佳,但在成本高位支撑下,预计至3月下旬前价格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石油焦方面,近日价格跌势较为明显,外盘价格已跌至5000元/吨以下,国内市场预计将跟随外盘走势。当前不仅负极材料领域阶段性需求疲软,阳极材料市场同样表现不佳。市场观察到,若降价幅度过快,可能导致下游采购意愿不强,买方态度趋于谨慎。整体而言,石油焦市场正处于短期内的价格转折点,后续走势有待观察。
本周石墨化代工市场整体变化不大,与上周相比未出现显著波动。当前焦类价格呈下行趋势,对石墨化代工企业涨价意愿形成一定抑制,市场处于观望状态。尽管石墨化代工企业普遍存在提价诉求,但实际涨价尚未落地,市场维持相对稳定态势。
天然石墨方面,内蒙和东北地区均有大型厂商于3月进入开工状态,相较往年,东北地区大型厂商的开工时间有所提前。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初某头部企业计划以满产状态开工鳞片石墨业务,这一现象与往年初期逐步爬坡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表明需求较为旺盛。一方面,球形石墨订单支撑,产线持续运转;另一方面,鳞片石墨方面也已获得部分确定订单,支撑3月初较大产量规划,但后续产量可能存在一定浮动。整体来看,市场需求表现较好,但涨价预期仍需进一步观察。
负极材料3月7日价格:
负极材料天然石墨高端产品:50000-65000元/吨
高端动力负极材料人造石墨:32000-65000元/吨
中端负极材料人造石墨:24000-39000元/吨
下周市场看点:
下周负极材料稳中偏强。成本端涨势放缓仍支撑挺价,需求坚挺。针状焦稳定,石油焦或继续下探,天然石墨需求旺盛但涨价待验证。建议企业锁定优质订单,警惕石油焦跌势。
隔膜:
本周隔膜市场整体呈现需求低迷态势。受春节前备货及1月积极生产影响,2月份电池厂商在手订单明显萎缩,原材料库存管理趋于谨慎,市场采销情绪不佳。生产厂商反馈2月整体市场较为冷淡,进入3月后,市场订单尚未出现大幅回暖。
生产商方面,3月排产计划相对积极,业内预计市场大面积回暖或将在3月中下旬开始。价格方面,市场整体平稳,未见明显波动,头部厂商正在商议产能过剩情况下的稳价措施。行业动态上,外资电池厂商SK旗下SKIET与国轩高科签订海外供货协议,显示国际合作持续推进。
隔膜3月7日最新价格:
基膜9μm/ 湿法:0.65-0.85元/平方米
基膜16μm/干法:0.35-0.5元/平方米
基膜9+3μm陶瓷涂覆隔膜:0.825-1.05元/平方米
电解液:
本周电解液市场需求稳中向好,大厂开工率小幅增加,低价竞争的厂家市占率及出货量均小幅增加,不肯降价的企业出货量大幅降低,下游市场需求相对较好。价格方面,本周电解液价格较为稳定,无明显变化。
原料方面,六氟磷酸锂市场开工率稳定,出货量小幅增加,由于一二月份需求偏弱,当前六氟市场库存量增加,在供需影响下,近期六氟实际成交价格小幅下调,但是六氟的原料端氢氟酸已经上涨,五氯化磷预计将小幅上涨,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预期六氟磷酸锂的涨价潮即将来临。溶剂市场产能充足,整体市场开工率处于低点,市场库存较多,在供需影响下,溶剂价格处于低位,本周价格较为稳定。添加剂市场供应充足,VC、FEC价格较为稳定,PS价格小幅上调。
短期来看,整体市场需求稳中向好,各大电解液企业3月份排产增幅较多。
电解液3月7日价格:
六氟磷酸锂电解液:6-6.3国产万元/吨
动力三元电解液:2.2-2.58万元/吨
动力磷酸铁锂电解液:1.76-2.33万元/吨
储能磷酸铁锂电解液:1.58-2.12万元/吨
铝箔:
本周铝箔市场整体平稳,延续上周趋势,供应商生产节奏呈现节后恢复态势。大型供应商开工率处于爬升阶段,而规模较小且与电池厂关系紧密的供应商当前开工率较高,获得电池厂较为旺盛的生产订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中小供应商在产能有限情况下,会根据客户过往合作质量决定生产计划分配,对回款账期要求繁杂的客户可能会安排后延生产或仅部分满足需求。
价格方面,无论光箔还是涂布箔均未出现明显变化,短期内预计不会有大幅调整。展望后市,生产情况将主要取决于下游锂电池各细分产业需求表现和客户订单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供应商客户订单饱满,与整体行业走向并不完全一致。同时,一些供应商战略上更聚焦于维系服务现有客户,对新客户开发意愿不强。
铝箔3月7日最新价格:
国产涂炭箔加工费:0.6-0.9万元/吨
国产电解铝:2.081-2.085万元/吨
国产13μ双面光电池铝箔加工费:1.1-1.5万元/吨
锂电下游需求:
电池:
本周电池市场恢复平稳,3月整体产量环比增长约10%左右,符合预期。分终端看,数码消费领域延续2月份较强态势;动力电池方面,个别头部企业受新车备货支撑表现较好,其他企业主要呈现常规生产节奏恢复状态;储能领域订单较好的企业集中在TOP5头部企业,其他企业表现平稳。总体来看,当前恢复节奏属正常水平,未出现类似去年的环比暴增情况。
价格方面,碳酸锂行情波动不大,但三元电池受镍钴原料涨价影响,生产成本有所增加。短期内电池价格仍将维持相对稳定,价格传导尚未完全落地。后续能否在三元电池端有效传导,取决于电池厂商与下游客户议价能力的变化。
锂电池3月7日最新价格:
方形三元动力电芯:0.4-0.47元/Wh
方形磷酸锂铁动力电芯:0.29-0.385元/Wh
方形三元(高镍)电芯:660-770元/KWh
新能源车:
本周新能源车市场数据表现强劲。据乘联会最新公布数据,2月国内乘用车零售139.7万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乘用车零售达72万辆,同比增长85%。企业层面,小鹏、小米、智界表现超预期,不过随着问界M8和M9上市,预计短期内,问界有望迅速回归第一梯队。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在香港快速完成了56亿美元的闪电配售。
海外市场方面,特斯拉在欧洲市场持续承压,1月同比下滑超40%,2月同比下滑20%左右,欧洲市场表现不佳。
储能:
本周储能市场整体表现较为稳定。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了2025年第一批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总规模为14GW,其中光伏项目143个,供电项目32个,按照10%的配置比例进行。3月3日,浙江发布了2025年新型储能建设储备方案,新增并网总量为140万千瓦,其中48个项目将在2025年上半年开工,预计2026年6月底前并网投产。
价格方面,近期储能价格保持稳定。3月份行业反馈显示,整体需求没有明显起色,市场仍处于稳定状态,价格保持平稳。预计到4月份情况可能会有所好转。